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正文

热议:为什么很多人经常越旅行越闹心,那是因为忽视了这4点……

2023-05-02 11:17:56 曾仕强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708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懂得放松自己,才能收获快乐的心情。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603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疫情放开之后的第一个五一小长假,似乎哪里都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人满为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假期,承载着太多人久违的自由,太多人释放压力的小梦想。

此时的你,是不是也在旅行的路上,抑或正在拥抱向往已久的“桃花源”?

难得的自由和放松,想必每个人都想做到开心而往,满意而归。

今天,我们分享4条“温馨提示”,让你的小长假小放松,减少摩擦,增加更加快乐和舒心。

01

入乡随俗,少些挑剔多些欣赏

假期出游,处于异乡的旅行者,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一定要记住:只有与当地人和谐相处,才能顺利地融入当地环境。

不要到处嫌这个嫌那个,不要有过分的要求,看哪里都不顺眼。

一个人旅行在外,要不管何时何地,心里要清楚自己是客人。

对当地的状况,诸如风俗习惯、人物势力都不是很清楚的时候,最好安分守己,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

老子提出过两个字,叫做“自宾”,意思是把自己当做客人。这比自由好很多。

一个人到外面就有自由了吗?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吗?当然不行。

所以,我们不太可能有无限的自由,但是“自宾”,它有自由的好处,没有自由的流弊。

想想看,如果你作为客人来到了某个地方,当然可以随便看看,但是要征得主人的同意,不能自己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因为毕竟你不是这里的主人。

既然是客人,一切就应该将就一点,不要挑剔,即使不认可当地的很多东西,也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

所谓旅行的意义的就是:

让我们知道天外有天,让我们知道每个地方有不同的生态环境、风俗习惯,彼此要尊重,不但尊重别人也要尊重自己。

02

面对美食诱惑,要懂适可而止

出游让人心动的,当然还少不了各地特色的美食诱惑。说到美食,估计吃货们,已经口水四溢了。

但你知道“吃”的讲究吗?

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经常喜欢吃奇奇怪怪东西的人,身体都不好,说白了,就是你跟自己过不去。

所以,旅行在外,对于美食,我们适当地尝一尝就可以了,不可胡吃海喝,那样必然会影响自身的健康。

不管到哪里,以下这两点你要记住。

第一,吃当地生长的东西

老实讲,老天会让一种东西生长在这个地方,就是因为生长在这个地方的人缺乏某种元素,而这种东西恰能给这个地方的人补充这种元素。

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该吃辣椒的地方的人,就吃辣椒,不然身体不会好;当你到了不该吃辣椒的地方就要少吃辣椒。

西瓜就是夏天吃的,你要冬天吃西瓜,那你吃坏肚子,也只能怪自己。

在什么时机,在什么地方,使什么东西生长,都是有讲究的,都是自然形成的,我们不要去破坏。

第二,吃当令的东西

现在不是了,一种作物明明已经到了收割的时令,我们为了赚钱故意延长他的生长期,或者让他的生长期提前结束。

这个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就是逆天行事。逆天行事的结果谁会倒霉,自己一想便知。

今天能吃的东西品种太多,我们无法知道什么东西有毒,什么东西没毒。

所以只要每样东西都少吃一点儿,就算有毒,每样的毒都不够致死,最终那个毒就会自然排出体外。

如果老吃一样,或吃的过多,万一它有毒,你就会因过量服食而中毒。

因此,千万记住,不管什么东西,都少吃一点儿,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易经》颐卦讲要节饮食。这个“节”就是要节制。

对我们身体危害最大的就是乱吃东西,而且不知道要节制,这点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特别小心。

03

遇到不愉快的小摩擦,肚量大一些

假期,大家出门在外,人多事多,陌生人之间,熟人亲人之间,都可能有各式各样的摩擦。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

有人做了错事冒犯了你,或者对你造成了伤害,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解决办法往往就是报复。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古圣先贤所讲的以德报怨与以直报怨。

老子讲过以德报怨,孔子讲过以直报怨,很多人就一直困惑不已:中国人到底是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

其实,二者只是两个时段不一样而已。

老子主张事先防范,为了不引起任何的怨恨,于是就先通过施德来把怨恨消弭掉。

也就是说,老子的方法适用于怨恨产生之前。

尤其是,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就要时时提醒自己谨言慎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

那么,如果实在怨结了,怎么办?那就不能再以德报怨了。这时候就要用孔子说的以直报怨。

但是,以直报怨并不是以牙还牙,中国人从来不主张以牙还牙,原因非常简单。

因为《易经》告诉我们,一切一切都是四个字,叫做自作自受。

一个人冒犯得罪了别人,他自己心里就会开始不安,他已经受到了惩罚,你又何必还去报复他呢?这才厉害。

一个真正肚量大的人知道,报就是不报,不报就是报,因为每个人都会自作自受。

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情,还会心安理得,这种人更不用去理会,因为他不值得。

如果一个人做错事情,他心里很抱歉,并开始想办法弥补,这个时候你骂他,那他会想:你骂也骂过了,我干脆也不弥补了。

了解了这个道理,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就会比较有方向性,就会减少很多不愉快的摩擦事件,让假期旅行更加愉快。

04

对待未知的行程,多些美好的期待

说到底,旅行就是一种心情。没了心情,旅行途中再好的人和事,你都会置若罔闻,索然无味。

正如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因为心在情在。

所以,在旅行中,要懂得放松自己,才能收获快乐的心情。

由于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难免会走错路,找错地,这时候,很多人都会开始懊恼生气,觉得自己走了冤枉路,然后心情就不好了。

有人却不是这样的,当他发现走错时会想:幸好错了,不然一辈子看不到这边的景象。反而会很愉快。

反正已经走错了,已经消耗了时间、浪费了精力,何必再增加自己的苦恼呢?而且自己还得到了经验,下次就会减少错误。这时候心情会完全不一样。

现在科学家已经证明了有这种现象,看到一杯茶,你先说它“很好喝”,它就会真的很好喝;

如果你说“这算什么茶”,那么它就会真的变得很难喝。

所以,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本来也是未知旅行的乐趣,换种思维,收获不一样的感受,也是旅行的意义之一。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不管我们即将出发去哪里,除了放松心情,还要有一种游学的心境。

把所见所闻,内化于心,深究其理,获取适用于自己的智慧,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旅行,才叫不虚此行。

最后祝大家五一旅行愉快,乘兴而去,尽兴而归!

本文内容 : 曾教授著述汇编

重要通知

公众号升级改版为了能准时收到最新曾师智慧推送请朋友们按照下方步骤“星标 ”公众号期待在公众号的汪洋大海里,咱们永不失联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动态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