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月21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播出。备受全国人民关注的春晚主舞台设计也正式亮相,其中整个演播厅顶部艺术装置采用庙底沟元素的花瓣造型,占据舞台C位。
春晚主持人现场介绍,今年的春晚与花为伴,而华夏的“华”在古代有花朵的意思,春晚舞台设计创意正是来自于5、6千年前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这花卉类型的彩陶,可能就是我们华夏民族“华”字来源之一。” 主持人说。
据悉,舞台的顶部装置,由四瓣花结构演化重构而成,这个艺术装置既是根植于中华文明的美学创造,又是绽放着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新呈现。整体装置从花心呈几何造型延展,遵循现代艺术设计质感,呈现简约大气的“满庭芳”气象。
如果你无法亲临春晚现场,但在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同样的“花瓣穹顶”可以真实看到。
2021年10月17日,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走进博物馆内,抬头便可以看见以庙底沟独特花瓣纹饰为元素设计的巨型穹顶。恢宏的序厅高堂之上,镂空花饰的巨型穹顶在灯光下通透晶莹,若幻若真,形成浑然浩渺的时空感受。
春晚顶部装置和博物馆的穹顶,都采用的花瓣纹元素,是庙底沟彩陶图案中特有的造型,留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遐想。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这些花卉纹是以菊科和蔷薇科两种花卉的花瓣为母体,并称之为“华山玫瑰”。在代“花”和“华”同音,所以以华山为中心的庙底沟遗址周边的“花”人群体,可能就是最早华族(即华夏民族)的由来。